事实上,正是由于光伏板和支架系统的结构,遮挡了30%左右的阳光,光伏板下就形成了一个光照不强、温度较低、湿度较大的“小气候环境”,刚好适合中草药的种植生长!
其实,光伏和中草药是绝配!“光伏+中草药”药光互补发展模式,有效盘活了光伏板下未利用土地,板上绿色发电、板下中草药种植,增加了植被覆盖率,促进了产业项目发展,优化了种植业结构,提升了经济效益,实现闲置土地再利用,是光伏发展和草药生产的双赢!
“光伏+中草药”项目的优势
有人问:“光伏和中草药的组合有什么特别?”
“光伏+中草药”光伏发电领跑基地项目
(铜川光伏技术领跑者基地宜君县峡光250MW光伏发电项目)
该项目所在的县刚好是我国中药的优良产地之一。这片大地上的中草药资源种类繁多,据传唐代药王孙思邈便是在这里悬壶济世的。
据了解,光伏板下种有黄芪、柴胡等,这些药材的药用价值甚至比国家标准高,长势喜人。另外,该项目在农业方面配有联动的玻璃温室、有机肥配肥厂、百余座日光大棚等,有了光伏的助力,后面还要继续探索智慧农业!
“光伏+中草药”助力矿山生态修复
该项目采取“光伏+中草药”药光互补发展模式,将生态农业与光伏应用有机结合,有效盘活光伏板下未利用土地,进一步提升区域生态功能,增加了植被覆盖率,促进了产业项目发展,优化了种植业结构,提升了经济效益,初步形成板上绿色发电、板下中草药种植的绿色生态试点区域,实现闲置土地再利用,具有极大的推广和示范效应。
该市人民政府还特别报道了“光伏+中草药”的治理模式。
村民收入翻番
建了光伏电站后 “地还是那块地,挣的却是好几份钱!”村民不仅每年都有土地流转金拿,还能到园区打工再挣一份工资,有意向继续种田的农户,还可以参与到中药材种植中,每天还有额外收入,家门口就能赚鼓腰包,村民们想不高兴都难。
据了解,该光伏电站从建设到投产运营,在人工、机械、土地等方面每年给当地和周边群众带来1500多万的收入。
事实上,我国西北、华北等地区的村庄早有种植中草药的历史,但效益并不理想,因为以前都是散户种植,对中药材种植专业技术知识不了解。
建设光伏电站后,每亩土地流转费五六百元,不但能给村民带来稳定的收入,项目建设维护及大棚中药材的种植还可以吸纳当地不少村民参与,解决了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。
一般“光伏+中草药”的光伏项目体量较大,需制定详细的光伏农业种植规划及布局,前期最好有中医药学、农业的专家参与种植培训,针对当地的地形、土壤、湿度等条件选择最适宜种植的中草药类型,最好是种植期长+短相结合,收益不间断,还能提高土地利用率。
同时,如果能结合高效农业、文化旅游、生态观光的话,实现光伏产业与农业融合发展,这样一来,也带动了当地劳动力的就业,为国家以后美好乡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!
来源:互联网
免责声明:本文原载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!